首页新闻
 
  工合动态
  公告
  合作社调研
     中英情谊永不褪色 世代友好生生不息
发布时间:2018-10-03      点击次数:2304
    应英中了解协会邀请,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代表团于2018年9月26日-30日访问英国。英中了解协会由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近代生物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于1965年5月创办,为中英关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国是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之一乔治·何克的故乡,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的欢迎晚宴上讲述的故事中,专门提到了乔治·何克(George Alwin Hogg):“我们不会忘记英国曾经向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济和道义援助。一个中文名叫做何克的英国记者,积极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撰文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还担任陕西双石铺培黎学校校长”。此行工合国际代表团将沿着何克的足迹,追寻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9月27日上午,代表团在何克的侄女Vanessa Dingley和何克堂孙Peter Jarvis 的陪同下来到了何克的母校——位于哈彭登的圣乔治学校,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展示了部分何克的书信资料,校门口悬挂着“孔子学堂”的牌匾和学校的“中国日”活动以及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喜爱,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何克的事迹所体现出的中英友好情谊并没有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而是在新一代年青学子身上变得更加浓郁。在校方悬挂的历年优秀学生名单中,何克的名字赫然在目,也许这就注定了,这位优秀少年定会造就英雄的传奇。之后,代表团参观了何克故居,何克在这里出生和成长。正午时分的暖阳洒在一张张真诚、友好、探寻历史真知的脸上,聆听着Vanessa重温着当年的故事,温暖留在心底。
 
    9月27日下午,代表团来到位于剑桥大学的李约瑟研究所,李约瑟研究所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李约瑟先生创立,旨在研究或支持东亚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历史。自其成立以来,为推动中国科技史研究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李约瑟研究所图书馆馆长John Moffett说着流利的中文,他为我们讲解了研究所的历史。李约瑟博士与艾黎在战争中的中国偶遇并结为终生挚友,在研究所,陈列着李约瑟博士当时拍摄和保存的工合旧照和许多宝贵资料,熟悉的工合标志、他与艾黎的书信来往、运转的工合工厂,这些泛黄的老照片让我们徜徉在回忆的长河中,见证着曾经的辉煌。
 
    9月28日上午,在工合国际委员、英中了解协会主席Jenny Clegg的陪同下,代表团来到现代合作社的发祥地——曼彻斯特的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博物馆。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的故乡,恩格斯撰写的《英国工人阶段状况》主要依据就是那里的考察,之后也成为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重要依据。那里街头上的建筑和流淌的运河都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改变人类命运的历史过往,来到这里可以在博物馆里找到曾经的历史遗迹,还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的魅力和热情。先锋社博物馆的Kate女士向我们介绍了合作社的诞生和发展。那曾是英国北方工业革命的核心地带,居民平均寿命只有21岁,市场上出售的食品掺假盛行,缺斤短两更是司空见惯。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于1844年12月21日由28位工人组织成立,主要业务是向社员出售货真价实的面粉、黄油、糖、蜡烛等日用品。当时的合作社的基本原则:1、开放的社员资格;2、民主管理;3、按交易额分配盈余;4、股本利息受限;5、对政治和宗教中立;6、现金交易;7、促进社员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和时代环境的变化,国际合作社联盟对合作社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和调整,但却始终坚持着罗虚代尔原则的基本精神,这就是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光芒所在。工合国际在合作社推广事业中,也一直坚持合作社的七项基本原则,为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9月28日下午,代表团来到位于曼彻斯特的合作社学院,合作社学院院长Simon Parkinson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来自工人教育协会的Nigel Todd,合作社新闻执行编辑Rebecca Harvey,英国合作社研究员Michaelle等参加了座谈。工合国际柯马凯主席介绍了工合国际的历史,刘国忠副秘书长介绍了工合国际在推动合作社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与会人员一起交流了中英合作社的发展经验,以及合作社学院的运行模式是否可以借鉴等方面的问题。当晚回到伦敦后,我们还与我们的团体会员——英中了解协会的副主席吴芳思(Frances Wood),会员Reg Hunt、Michael Sherringham夫妇,以及我们的英国委员柯霜晨共进便餐,畅谈友好合作。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与英中了解协会曼彻斯特和伦敦的部分委员见面,畅谈友谊。Walter Fung向我们赠送了会刊《中国眼》,会刊是协会向会员及英国人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科教文商等等各类知识及信息的窗口。协会还组织各类活动介绍中国,内容丰富而生动,为英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大门。
 
    9月29日,代表团来到牛津大学瓦德姆学院,何克的大学生活在这里渡过,学院建于1609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学术比较强,学生的戏剧、音乐和体育水准都很高。美丽而古典的校园诉说着曾经的故事,静谧的环境仿佛能洗涤人的思想,催人奋进,孕育着一个又一个不朽的传奇。
   
    告别了瓦德姆学院,代表团的访英之行即将结束,我们相信这将是精神传承的又一个起点,曾经的工合组织在风雨飘摇、战火纷飞的年代起步,怀着无数热爱中国的中外友人的心血和期许。传承就是最好的回报,何克用他不凡的事迹谱写了一段中英友好的佳话,工合国际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中英民间友好往来的征程。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烂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两国民间的往来和交流,对于促进中英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具有重要意义,中英友好交往将源远流长。

 

 

参观哈彭登圣乔治学校

观看圣乔治中学历年优秀学生名单

向圣乔治学校赠送何克照片的剪纸

在何克故居的合影

在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查看历史资料

在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查看历史资料

向李约瑟研究所赠送花瓶

于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博物馆前合影

在合作社学院的座谈,柯马凯主席介绍了工合国际历史

合作社学院参加座谈的人员合影

向合作社学院赠送漆盘

牛津大学瓦德姆学院里合影

版权所有: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0号吉利家园3号楼805室 邮编:100029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一号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图书馆206室 邮编:100085
京ICP备060089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13711